主题: 【校友】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漫画家

  • 自欺欺人
楼主回复
  • 阅读:924
  • 回复:0
  • 发表于:2021/4/13 21:29:09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应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90年校庆特别节目《老师好》
讲述你的一中故事,谱写母校新的辉煌!


 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漫画家 





应城一中87届校友李润泉

李润泉,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1968年11月生于应城市天鹅镇挂口村,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应城一中,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求学于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现为嘉兴学院)。
现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员、《劳动保护》杂志签约漫画家、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西漫画的领军人物之一。目前就职于中恒控股·中恒建设集团,现任中恒控股集团董事局办公室主任、战略执行总监。












       坚持成就梦想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李润泉就读于应城一中,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漫画”的艺术种类。那时,每到中、晚饭点,总有一群学生端着饭碗从食堂出来,聚在阅报栏前,边吃饭边读报边点评,乐此不疲,李润泉就是这群少年中的一员,读报先找到漫画看看,并从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之余,他剪下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漫画作品,制作成剪贴簿,经常翻阅欣赏,从此在心中播下了漫画的种子。
在应城一中期间,李润泉还与同班同学姚红兵(现为应城市委党校校长)和吕学刚(现为应城市电信公司副总经理)经常为所在的六班出黑板报,姚红兵和吕学刚写粉笔字,李润泉负责配插图和花边,三人合作默契,搭档了三年,在全校黑板报评选中六班多次获奖,三人功不可没,并赢得“三剑客”的美名。在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嘉兴学院前身)读书期间,他还担任过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和《冶专青年》主编,负责学校黑板报更新和《冶专青年》出刊,而为文字配插图和花边正是他的专长。这些与绘画沾边的活动,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锻炼。



1990年大学毕业后,李润泉服从专业分配,来到位于江西鹰潭市的一家建筑央企——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工作,先后历任出纳、会计员、主管会计、审计员、政工科副科长、党办副主任、审计监督部主任等不同岗位,他一干就是24年。辞职前,他担任中国十五冶纪委常委、十五冶二公司纪委副书记。在央企工作期间,他从没有放弃做一名漫画家的梦想。1991年,也就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他看到报刊发表的漫画比较“简单”,类似于儿童简笔画,于是“照猫画虎”,时不时画上几幅,并试着向报刊和杂志投稿。在经历了屡投屡退之后,当年9月份,他的漫画处女作——《能测量心跳次数的手表》发表在《中国机电报》,这幅漫画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幅简笔插图,从此激发了他的漫画创作热情:当年发表3件作品,1992年发表24件,1993年发表75件……其中一年发表漫画达400多件。从此,李润泉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漫画创作生涯,他身兼双重身份:八小时以内是央企员工,八小时以外是漫画家。




     诠释“漫步天下”    



李润泉给自己取的网名是“漫步天下”,根据他的解释,这个网名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是要在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让漫画作品独步天下。近30年的创作实践,他一直在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由于工作的性质,李润泉经常出差在外,也让他有机会到全国各地观摩名家大师种类繁多的艺术作品。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美术馆、中国美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国内艺术场馆曾多次留下他匆匆的脚步。欣赏作品之余,将其中有价值的绘画创意、造型、构图、色彩统统吸纳下来,消化之后就成为漫画创作的参考。



至今,李润泉已累计发表各类漫画作品近5000件。漫画作品曾5次入选“子恺杯”中国漫画大展,连续5次入选“三毛杯”中国漫画大展,80余次在国内各类漫画比赛中获奖,50余件作品入选比利时、波兰、土耳其、伊朗、日本等十余国国际漫画比赛(艺术节),并多次受聘出任江西省举办的全国漫画比赛评委……从2002年起,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核心刊物《劳动保护》杂志合作,已累计出版并公开发行安全生产宣教挂图 52套、安全宣教连环画册14本和安全生产教育口袋书5本。同时出版了《幽默集装箱》、《李润泉漫画》、《嘉兴学院百年校庆——李润泉漫画展作品选》和《李润泉水墨漫画选》等 6本个人作品集。


从2007年起,李润泉还分别在江西鹰潭市、南昌市、赣州市举办了个人漫画作品展。2014年,适逢他的母校——嘉兴学院百年校庆,李润泉回到母校共襄盛举,举办了《李润泉漫画作品展》,展后他将近十年时间精心重绘的120件漫画精品无偿捐赠给了母校。2017年1月16日,由应城市人民政府、中共应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李润泉水墨漫画展》在位于应城一中新新区旁边的文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共展出李润泉的水墨漫画作品120件,为父老乡亲送上丰盛的新春文化大餐。此次展览有60件作品为生活、哲理和廉政漫画,或辛辣讽刺,或诙谐幽默,作品取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同时展出的60件《快乐童年》系列作品,是李润泉在家乡童年生活的艺术再现,配上打油诗,让人忍俊不禁,记忆深刻。此次漫画展期长达5个月,展后他又将这120件漫画作品无偿捐赠给了应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长斌为他颁发了捐赠证书。




     另类“世外高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大批新技术、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万物互联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智能手机又让许多人沦为“低头族”和“手机控”。QQ微信聊天、看朋友圈动态、用某宝购物、刷微博热点……占驻了多少小伙伴的业余生活。相比之下,李润泉却更像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世外高人”:他过着与普通人一样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生活,但又有不同——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读书和漫画创作上。他说:“这个习惯由来以久,上大学时,我就喜欢读书和画画。毫不夸张地说,我几乎把学校图书馆里所有与艺术和哲学相关的书籍全部看完,并做了详实的读书笔记。这些在别人看来可能会很无趣,不过我读起来却津津有味。学习之余,临贴画画,刻章治印,倒是乐此不疲。”这些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也为他日后漫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漫画创作题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广博的知识、深刻的观察、独到的领悟怎么去画?观众、读者眼睛是雪亮的,没办法“忽悠”。1993年,李润泉曾经在《中国机电报》上发表过一幅名为《一石激起……》的漫画,画的是一枚巨大的骰子从天而落,击中某职工俱乐部,琴、棋、书、画从中蹦出,意在讽刺打麻将耽搁了正当娱乐。没过几天,该报在同一专栏位置刊出了一封读者来信,指出他不了解生活常识,麻将骰子每个相对面点数之和应为7,而李润泉将2点和5点画在相邻的两个面上,闹出了笑话。这也让他明白了艺术创作来不得半点虚假。



漫画的创作是孤独的,但李润泉却耐得住寂寞,享受着漫画的创作过程,并希望通过漫画留下点什么。漫画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创作最注重的是“点子”,也称“创意”,其次才是技法。没有“点子”,漫画就是插图。但“点子”得来太费功夫了!为了收集一闪而逝的漫画“点子”,李润泉在办公室、书房中、枕头旁都备有笔和小本本。吃饭、散步、读书、上网,处处留意发掘“点子”,工作中、旅途中、闲聊中,别人熟视无睹的人和事,就可能成为他创作的“点子”。李润泉说:“我的那些记录本,别人是看不懂的,语不成句,瞎涂一气,当然其中内容只有自己明白。”经过再构思,一稿二稿三稿和无数稿的重复绘制,这些“点子”就变成了一件件漫画作品。




   漫画渐趋哲理   



艺术贵在创新,贵在敢于突破。李润泉从没有经历过专业的绘画训练,但是在创作中却有他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可以从不同于旁人的视角进行创作,呈现出不一样的意义。李润泉认为漫画具有讽刺与幽默的双重功能,之所以选择漫画,正是偏爱它的这些功能,漫画创作也正契合了他的个性与思维方式。



多年来,李润泉在工作之余读书画画,乐此不疲。漫画创作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让他结交了许多朋友,开启了别样的人生画卷;同时,它从一个侧面助推了他的本职工作,因为漫画创作的精髓就在于不断创新,超越自己。它启发了李润泉在工作中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多做些“自选动作”,为本职工作增光添彩。他说:“漫画创作于我,可以做到不平则鸣,有感而发;同时,通过漫画讽刺社会存在的陈规陋习,或挖掘生活的哲理与幽默,通过读者自己的领悟,引导其心灵向善,给他们内心带来由衷的快乐。”



漫画创作初期,李润泉从讽刺漫画起步,意在揭露弊端,警醒世人。之后,他又向幽默题材靠拢,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引人发笑的幽默漫画,并在国内报刊上开辟多个漫画专栏,其中在《幽默大师》上的专栏连载了十一年之久。后来,李润泉步入哲理漫画创作,只有绘画语言,没有任何文字,但漫画却让中外读者看懂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哲理漫画非常难画!正是因为难,所以有挑战,李润泉看成了有思想难度的挑战,并迎难而上,他创作和发表了一系列优秀的哲理漫画作品。近几年,李润泉又开始尝试水墨漫画创作,作品多以世俗生活、回忆家乡、漫画童年为题材,先后创作了《饮食男女》系列(360件)、《快乐童年》系列(120件)、《应城童谣》系列(48件)和《漫画应城》系列(32件),并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李润泉漫画》连续发布,其中的部分作品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前线》、《北京晚报》、《湖北日报》、《大众漫画》等报刊上,受到读者的欢迎。







应城一中征集“校友风采”专辑的公告

      母校,是一篇写不完的诗,是一首唱不尽的歌。母校,是我们无限美好的回忆,是我们梦牵萦绕的情怀。时值母校90周年华诞,母校将编辑出版“校友风采”专辑(书名待定),特向广大校友征集文稿。


一、征稿内容:
1、在母校时的学习和生活给自己留下的难忘和珍贵的记忆,对母校的老师印象与怀念以及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珍贵情谊等。
2、离开母校后深造的经历,走上工作岗位后奋斗的苦与乐,通过奋斗取得的成果等等。
二、征稿形式:
体裁:回忆录、自传、记叙文、叙事散文、报告文学等均可。
字数:15005000字之间。
欢迎校友踊跃投稿,投稿请扫码:

联系地址:
应城一中科技楼六楼613室校友之家
联系人:张希老师  手机:13886369645
 


                     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校友会

                        2020年6月18日



扫描二维码 关注应城一中实时动态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图文编辑  张希)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