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应城市地名志》---城北街道红堂村

  • 分开走@
楼主回复
  • 阅读:1679
  • 回复:0
  • 发表于:2022/8/12 15:12:52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应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红堂村


红堂村位于城北街道西部。东与白马村接壤,南与西十村毗邻,西与杨岭镇联丰村相连,北与团山村接界。距城北街道办事处直线距离5.8千米。土地面积3.7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7.73公顷。辖杨家堰、龙家湾、岗上湾、坝子湾、八屋湾、栗树湾、周家湾、竹林湾、毛家湾、黄家湾、宋家湾、反修湾、小徐湾、大王湾、九屋湾、小周湾、季洼湾、宁家湾、杨家湾、大周湾20个自然湾,共567户、2536人。因圣家岭天主教堂(亦称红堂)得名。清雍正年间属时丰乡;光绪年间属团山团。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团结乡。1950年属西十乡。1955年成立立功农业合作社,属西十乡。1958年更名立功大队,属红旗人民公社西十管理区。1961 年属城郊区红堂人民公社。1963年属城郊区西十公社。1975年2月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78 年属城郊区西十公社。1981年3月更名红堂大队。1984年更名红堂村,属城郊区西十乡。1986年属城北街道西十管理区。2000年属城北街道。境内圣家岭天主教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等景点。经济以乡村旅游为主,种植、养殖为辅。有村民活动室、村卫生室等设施。村委会驻岗上湾。

八屋湾 

位于红堂村北部。东至王庙村,南至红堂(天主教堂),西至九屋湾,北至栗树湾。有村民 29 户、129 人。土地面积0.19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1.51 公顷。系陈氏第八房份居住地,故称八屋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坝子湾

位于红堂村中部。东至岗上湾,南至大周湾,西至小周湾,北至九屋湾。有村民 20 户、89 人。土地面积0.1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8.48 公顷。清末民国初,外县农民来蒲城西北膏洞矿井谋生,矿工在一个小港(合风港)的坝子边上定居,形成村落,故称坝子湾(坝子上)。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大王湾

位于红堂村西部。东至九屋湾,南至矿山公园,西至杨岭镇联丰村,北至反修湾。有村民 14 户、62 人。土地面积 0.08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4.85 公顷。清道光年间,王氏迁居此地,该湾系王氏长子所居,故名大王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大周湾 

位于红堂村中部。东至龙家湾,南至杨家湾,西至季洼湾,北至小周湾。有村民 48 户、263 人。土地面积 0.3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21.2 公顷。系周氏排行老大始建,故名大周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反修湾

位于红堂村西部。东至宋家湾,南至大王湾,西至杨岭镇联丰村,北至周家湾。有村民 10 户、47 人。土地面积 0.0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3.63 公顷。此湾原为修氏居地,名修家湾。“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名反修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岗上湾 

位于红堂村中部。东至白马村,西至红堂,南至杨家湾,北至王庙石膏矿。有村民 31 户、138 人。土地面积0.20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2.11 公顷。位于形如卧虎的土岗上,故名卧虎岗,亦名岗上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黄家湾

位于红堂村北部。东至周家湾,南至宋家湾,西至杨岭镇联丰村,北至毛家湾。有村民 47 户、147 人。土地面积0.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2.11 公顷。明朝中期,本县潘家集(黄四屋)、湾上皇祠庙黄氏迁此定居,故称黄家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季洼湾 

位于红堂村西部。东至小周湾,南至宁家湾,西至杨岭镇联丰村,北至红堂村茶厂。有村民 16 户、75 人。土地面积0.1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6.06 公顷。地势低洼、村民多姓季,故称季家洼,亦称季家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九屋湾 

位于红堂村中部。东至红堂(天主教堂),西至小周湾,南至坝子湾,北至栗树湾。有村民 22 户、98人。土地面积0.19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1.51公顷。系陈氏第九房份居住地,故名九屋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栗树湾 

位于红堂村北部。东至宗庙林场,西至宋家湾,南至九屋湾,北至黄毛水库。有村民 16 户、71人。土地面积0.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6.06 公顷。该湾原有一棵大栗树,故名栗树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龙家湾

位干红堂村东南部东至白马村简桥湾,南至杨家堰,西至大周湾,北至王庙石膏矿。有村民 46 户、205 人。土地面积0.3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8.78 公顷。龙氏一支从河南迁此定居,故名龙家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毛家湾 

位于红堂村西部。东至黄毛水库,南至黄家湾,西至杨岭镇联丰村,北至杨岭镇团山村。有村民 13 户、63 人。土地面积 0.1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6.06 公顷。姓氏命名。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宁家湾 

位于红堂村西部。东至大周湾,西至杨岭镇联丰村,南至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北至季洼湾。有村民 65 户、295 人。土地面积 0.38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23.02 公顷。姓氏命名。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宋家湾

位于红堂村中部。东至栗树湾,南至九屋湾,西至反修湾,北至黄家湾。有村民 19 户、84 人。土地面积 0.14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8.48 公顷。清朝末年,朱、宋二姓定居此地,称朱宋湾。后朱姓迁走,村民以宋姓为主,故名宋家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小徐湾

位于红堂村西部。东至大王湾,西至联丰村,南至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北至反修湾。有村民 11 户、49 人。土地面积 0.06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3.6 公顷。清嘉庆十九年(1794年),团山徐家冲徐氏迁此建居,后分两湾,此湾较小,故称小徐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小周湾 

位于红堂村西部。东至九屋湾,西至季洼湾,南至大周湾,北至草庙大堰。有村民 17户、79人。土地面积0.1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8.48 公顷。系周氏排行老二始建,故名小周。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杨家湾 

位于红堂村南部。东至杨家堰,南至西十粮站,西靠农科所,北至坝子湾。有村民 48 户、219 人。土地面积 0.3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23.02 公顷。姓氏命名。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杨家堰 

位于红堂村东部。东至白马村,南邻季墩村,西至大周湾,北至龙家湾。有村民 37 户、165 人。土地面积 0.20 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2.11 公顷。杨姓为主,建居在一大堰旁,故名杨家堰。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周家湾

位于红堂村北部。东至团山林场,南至栗树湾,西至黄家湾,北至黄毛水库。有村民 19 户、84 人。土地面积 0.1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1.51公顷。清朝中期,本县毛家河周氏迁此定居,故名周家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竹林湾 

位于红堂村北部。东至团山林杨,南至周家湾,西至黄毛水库,北至杨岭镇团山村。有村民 39 户、174 人。土地面积0.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 15.14 公顷。明弘治年间,徐、黄、傅三姓相继来此定居,形成村落。因周围长有茂密的竹林,故名竹林湾。村民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水稻为主。砖结构楼房为主,块状聚落。





??
获取更多应城本地资讯

赶紧添加小编扫码进群吧!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