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应城市地名志》──杨岭镇?卡房村

  • じ★憮鈊嗳你
楼主回复
  • 阅读:6131
  • 回复:0
  • 发表于:2024/3/22 17:44:55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应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卡房村〔Qiǎfáng Cūn〕 

位于杨岭镇东部。东与耀兴村接壤,南与陈河镇余祠村毗邻,西与明光村相连,北与李河村接界。距杨岭镇人民政府直线距离2.6千米。土地面积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9公顷。辖卡房湾、长份湾、祠堂湾、井边湾、竹林湾、岭上湾、河头湾、新湾、刘二湾、刘三湾10个自然湾,共209户、1027人。因境内卡房湾得名。1950年属杨岭区四龙乡。1955年成立耀兴农业合作社,属杨岭区耀兴乡。1958年9月属八一人民公社四龙管理区。1961年属杨岭区耀兴人民公社,名耀兴大队。1984年从耀兴村分出成立卡房村,属杨岭区。1987年属杨岭镇。有村民活动室、村卫生室等设施。村委会驻刘三湾。


祠堂湾〔Cítángwān〕

位于卡房村西北部。东至卡房湾,南至长份湾,西至竹林湾,北至井边湾。有村民19户、90人。土地面积0.31平方千米。湾中建有陈氏祠堂,习称祠堂湾。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河头湾Hetóuwan〕

位于卡房村西部。东至刘三湾,南至汉宜公路,西至徐董湾,北至竹林湾。有村民17户、69人。土地面积0.22平方千米。地处小河弯拐的上游得名。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此塆处于一小河的拐弯角头上,故名。


井边湾〔Jíngbianwan〕

位于卡房村西北部。东至东湾,南、西至祠堂湾,北至庙湾。有村民18户、91人。土地面积0.25平方千米。因地处深井边得名。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卡房湾〔Qiǎfangwān〕

位于卡房村北部。东至耀兴村,南至刘二湾,西至长份湾,北至东湾。有村民17户、99人。土地面积0.22平方千米。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寇踞此设有哨卡,以控制西山盐运,故名卡房。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线状聚落。


岭上湾〔Lǐngshangwān〕

位于卡房村西部。东至竹林湾,南至东李家湾,西至锣鼓台,北至祠堂湾。有村民31户、142人。土地面积0.25平方千米。因建湾于岗岭之上得名,又因岭下有一水垱,亦称垱岭湾。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刘二湾〔Liú'èrwān〕

位于卡房村西北部。东至卡房湾,南至刘三湾,西至新湾,北至长份湾。有村民24户、112人。土地面积0.28平方千米。系刘氏排行老二始居,故名刘家二湾,亦称刘二湾。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刘三湾Liúsānwān〕

位于卡房村西部。东至村委会,南至汉宜公路,西至河头湾,北至刘二湾。有村民 23户、159人。土地面积0.25平方千米。系刘氏排行老三始居,故名刘家三湾,亦称刘三湾。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新湾〔Xinwān〕

位于卡房村西部。东至刘二湾,南至河头湾,西至徐董湾,北至竹林湾。有村民15户、80人。土地面积0.22平方千米。20世纪50年代,原龚杨湾部分村民迁此建居,故名新湾。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长份湾〔Zhǎngfènwān〕

位于卡房村西北部。东至卡房湾,南至刘二湾,西至竹林湾,北至祠堂湾。有村民27户、99人。土地面积0.25平方千米。系刘姓辈分最长的在此定居,故名长份湾。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竹林湾Zhúlínwān〕

位于卡房村西部。东至长份湾,南至河头湾,西至岭上湾,北至井边湾。有村民18户、86人。土地面积0.25平方千米。昔年竹多成林而名。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