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大片!应城制陶专家胡光荣带你看泥壶

  • Angela天使秀
楼主回复
  • 阅读:2557
  • 回复:0
  • 发表于:2017/9/22 9:41:30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应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到伍家山看老窑工胡光荣制陶,赏心悦目。

  伍家山是应城的一处山水名胜,也是应城制陶的老窑口。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在此隐居,伍家山因而得名。

  伍家山背靠清明河、府河,水土洁净,黏土中富含石英砂,加上山柴充裕,历史上,这里就盛产“窑货”。窑货是当地对陶制器皿的统称。伍家山窑货,大到水缸、大罐,小到陶盆、陶钵、茶壶、手炉火钵及油壶、盐罐,无一不透着家传行迹,特别讲究适用和耐用。

  时值初春,风和日丽,我们驱车转了几个山头,来到伍山村。伍山村背靠一座山梁,村舍错落有致依山摆开,门首一律向南,面对一条小溪和随流而下的一线冲田、塘堰。胡光荣的窑厂很有些当年隐士的风度,深深地藏在伍家山深处的一个山丘之上。

  我们一行跨进窑棚,只见胡光荣正坐在近门的陶钧,也就是拉坯的转盘前,专注地制作一把硕大的茶壶。茶壶的壶身已经成形,就着厚厚的泥脚,在陶钧上匀速转动。他用左手轻轻撑扶着壶口口沿,右手拇指与另四个指头分开,掐着口沿内外,慢慢将口沿捋出一圈鼓突的泥筋,口沿收紧,圆润可人。胡光荣将壶身割下,置于条凳之上,站起身,抬手招呼来客,一双粘满泥水的大手,如鹰爪划过,与他瘦小且似乎难以挺直的身躯很不协调。不过,红润的脸膛和一袭染成黄泥颜色的围裙,一看便知是一位制陶烧窑的老把式。

  这是一座简陋却又功能完备的窑厂。窑棚长约20米,宽约2米。屋的一头用渣块隔出一个小库房,开有一扇小窗。余下的一通条房屋则是盘泥、拉坯、晾干陶坯的工作间,大约为避免阳光直射,长长的工作间没有一扇窗户。窑棚外是一面土坪,两边各有一个小禾场。窑棚门首正对的高坡上有一座“通风扯火窑”,为传统隧道窑的制式,像一堆古老的荒冢。因为覆土很厚,杂树野草交错其上。窑门为砖砌,黑黝黝如一堵古碑。“荒冢”后面有一个隐蔽的烟囱,依身近看,尚有柴火烧过的烟气热热地扑面而来。分明是一座尚未被煤炭、鼓风机取代的传统低温土窑。

  胡光荣今年63岁,从小跟祖父、父亲制陶,一口气干了50年。胡光荣的窑厂没有厂名,他一人支撑窑棚和土窑,从取土、盘泥、打型、拉坯、晾坯、入窑、烧窑、看火到封窑、出窑、入库,全由胡光荣一手打理,从不假手他人。

  胡光荣制作的茶壶,大壶可盛水五六公斤,圆圆鼓鼓,敦实稳重;小壶不过装几杯茶水,娇小玲珑,惹人喜爱。他说,土壶吸附力很强,开水入壶,越凉越清,越凉越甜,如今走俏呢。在杂乱的库房里,摆着许多瓦蒸笼,皮色为明黄色,底圈直径约25厘米,带陶盖通高不过30厘米,蹲在地上,像个戴斗笠的矮胖小人,逗得一行人纷纷上手欣赏。胡光荣说,这陶土蒸笼,蒸肉熟得快,香得很。“这年头,人们时兴这东西;还是泥土养人啦,净化水,不污染,健康。”

  胡光荣的讲述,让人兴奋不已。有人毫不客气地坐到了陶钧面前,由胡光荣捉着他的手旋转拉坯,歪歪扭扭中,拉了一个哄堂大笑。有人询问,是否用稻草烧窑?在得到明确答复后,又装模作样地问火候如何掌握。胡光荣说:书上讲低温800度左右,我没测过,完全凭经验。我插空说:你算伍家山的高人啦,真隐士。有人立马问:绝活,有传人吗?胡光荣一脸的不屑,淡淡地说:我这是守业,守祖业;隐士是学问人,图清静,烧窑也要清静。陶泥只有人没动过的山土才有劲,才能捏得紧,烧得成。然后挺直了身板,对客人们说:我60多岁了,玩玩打打守城;今年交给我儿子,要他接班。一行人问到:你儿子愿意吗?胡光荣说:我儿子在东北打工,我们说好了,外面的十万八万也不赚了,回来制陶。

  作别胡光荣返程的路上,我远远望见柏林寺旧址上大树参天,一动不动的树丛,浓郁成蓝天白云下的一堆青黛。我想起程大中的《伍家山铭》,想起北宋诗人林逋《小隐自题》的诗句:“尝怜(自注:喜爱)古画图,多半写渔樵。”我想,那些超凡脱俗,生机盎然的大树,原本就植根深厚的泥土之中。不接地气,何以为雅?

      摄影:煮茶听雪

   文字:朱木森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