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母亲留给我们的“遗产”!

  • 阳光
楼主回复
  • 阅读:3280
  • 回复:5
  • 发表于:2017/10/3 11:11:32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应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母亲去世后,我们整理她遗物时,在她眼镜盒里发现一个塑料袋,缠开那裹了一层又一层的塑料膜,里面包着一卷钱,大小票值都有,总共几百元。近年来,母亲常年住在我这里,偶尔去妹妹家小住,她身体不好,人情世故都由我们打点,平时添置衣服、做饭买菜也不让她操心,所以很少给她钱,只是春节了给她些钱,让她发压岁钱,不知啥时母亲攒下了这些钱,看着那一卷皱巴巴的钱,我泪如泉涌,眼睛渐渐模糊起来……
        母亲出身贫寒,12岁时,外祖父就去世了,她下面有2个弟弟,一个8岁,一个6岁,那个年代,母亲和外婆是怎样艰难地撑起了那个家,我们可想而知。母亲出嫁时,连陪嫁的嫁妆都没有,后来外婆家境好转后,才给母亲补办了一份简单的嫁妆。母亲是在苦水里泡大的,所以一辈子过日子很仔细。
        母亲嫁到我们家,正赶上60年代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随着我们姊妹几个相继出生,家里日子更是捉襟见肘,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家里的事主要靠母亲打理。那是靠工分过活的年月,我们兄妹5个,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家9口人,仅父母两个劳动力,尽管父母长年不辍劳作,即使生病也硬撑着,不肯误一晌工,可“缺粮户”那顶帽子,就像一张“狗皮膏药”,怎么甩也甩不掉!那年月的“缺粮户”,不只是少分几十斤粮食那么简单,更有几分戏谑。每每到了生产队公布工分和分粮食的日子,就是我们这些“缺粮户”的难日:劳动力多的家庭,趾高气扬,头举得高高的;劳力少的家庭,则垂头丧气,头低得低低的,似乎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似的。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夏季打麦场上那一幕:每年夏天,打了麦,起了场,打麦场上像分金豆豆似的,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挤在那里,依据家庭人口和挣工分多少分配粮食,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嘛,9个人的到一行,8个人的倒一行,7个人的倒一行,6个人的,5个人的……,人口相等的家庭,又因工分的多少不等,分到的粮食也不相等,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从那一行行一堆堆大小不等的麦堆,我蒙蒙胧胧知道了什么叫“贫富不均”,理解了公平原则下的“不平等”!





(网络图片)



那时我们队每年的人均口粮常常不到100斤小麦,有一年夏季,生产队每人分到105斤小麦,队长多次在会上自豪地炫耀:“今年我们的人均口粮终于突破了100斤大关”。秋天呢,又是按人头和工分分得些红薯和玉米,红薯一部分窖藏起来,一部分晒成薯干收藏起来,这就是每家人一年的全部家当,也是我们的“救命粮”。夏天分了小麦后,母亲把我家分得的那几百斤小麦晒干,颗粒归仓,然后仔细规划着:多久磨一次面,每次磨几升,甚至多久蒸一顿馍,每天三顿饭吃啥,母亲都要好好盘算一番。我清楚记得,读高中时,母亲每次把磨下前几遍的白面让我们带走,他们在家吃的是后几遍磨下的黑面和麸皮;平时家里人省吃俭用,只有来客或过节时,母亲才肯改善一下伙食。由于母亲的勤劳能干,看似干巴无味的日子,被她的双手调配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也是母亲的精打细算,每年我们很少闹过青黄不接的饥荒。
        我们感谢父母,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逼”着我们兄妹一个个读完了初中、高中或大学!可我们清楚父母背后付出怎样的艰辛:多少个春夏,为了赶农活,父母一大早出去,直到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踉踉跄跄回家;多少个秋冬,父母顶着风雨,冒着寒暑,辛辛苦苦躬耕于田亩之间。学期开学时,父亲为筹借我们的学费,四处求人的无奈;青黄不接时,母亲到处借粮的尴尬,这一切都烙进了我们的记忆!
        我们更感谢父母把勤劳俭朴的种子播进了我们幼小的心灵。小时候,只要为我们上学购买学习用品,父亲在所不辞,逢年过节母亲总要想办法给我们置件新衣服,可他们平时“抠唆”地舍不得诳花一分钱。父母每次赶集赶会,总是饿着肚子回家,舍不得花一毛钱买一碗饭吃;母亲病了,躺在床上“硬挺”着,舍不得花一点钱去医治;母亲那打补丁的旧衣、父亲那拖烂半截的鞋子,都定格在我的心中!在父母的要求影响下,我们兄妹几个都不讲究吃穿,从不向父母要吃要喝,兄妹们的衣服,老大穿过老二穿,弟妹们依次“溜瓜皮”,都没觉得寒酸;读高中时,每天放学,我看着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吃着白馍,我羡慕但不敢奢侈,只是偶尔买一个解解馋;读师范时,我仍穿着母亲为我织的粗布衣服;结婚时,我穿的也是母亲给我做的布棉鞋!一直到现在,我们都习惯了朴素,偶尔买件上档次的衣服,穿在身上还觉得不舒服!
       后来,日子好过了,薄命的父亲却走了。我们都劝母亲走出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她以“不习惯城市生活”为由,不肯离开故乡那个小山窝,不愿离开她生活了几十年的黑土地,自己在家喂了些鸡鸭,养了猪羊,在门前的坡边,开了一小片荒地,不辍劳作,自给自足。直到那一年,我偷偷转了她的户口,队上收了她的责任田,她才不得不跟着我住到了小镇上。
       母亲住在小镇上,也没享受什么特殊的“优待”,她不挑吃不挑穿,喜欢粗茶淡饭,偶尔给她改善一下伙食,她总要埋怨一通;换季或春节了,妻子或妹妹们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埋怨半天,有几次她以“不合身”“不如意”为借口,强逼着退掉,我知道母亲是舍不得花钱!平时,家里吃剩的饭菜,她总不让倒掉,下顿烫烫再吃,即使母亲晚年神志不清时,还经常责怪我给她做饭多了,倒掉可惜了!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常的人,简简单单一辈子,像无数个母亲一样把自己的爱无私的献给了孩子和家人!可母亲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她苦里生苦里长,辛苦勤劳一生,给了我们不同寻常的爱!她让我们走出了大山,教给了我们坚强不服输,培养了我们勤劳俭朴的好品质!我们感恩父母!
       我和弟妹们商量,准备把母亲留给我们的这笔“遗产”存起来,设立个基金,让后世子孙们不断注入资金,把这个基金滚大,我们要把父母勤劳俭朴的好品质发扬光大,把勤劳俭朴作为我们的家风传承下去!
  ——写于2017年农历8月初二母亲去世一周年忌日
  
  • 阳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7/10/3 11:18:12
  • 来自:江苏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注重防水技术人才的培养,拥有熟悉各种防水,堵漏材料施工工艺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 公司具有很强的隧道,地下室,水池等建筑的防水堵漏施工力量,曾为近千项防水堵漏工程进行施工处理,无一质量投诉,具备高难度防水堵漏的能力,施工业绩遍布全国各地。。公司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质保体系来确保施工质量。科学的管理使公司在行业内取得了良好的信誉。 本公司将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过硬的施工队伍,优质的服务。

防水堵漏高分子注浆新工艺:




注浆适用地下人防,洞库,房,水池,水坝遂道,岩基,电缆沟等工程进行堵水,补漏,防渗透,它是以多种化学材料配制成A,B两液,用特定的高压器具,等量注入渗漏部位,使其填补充实渗透漏的裂缝中,在20年以上不再渗漏,我公司并提供特种高分子材料施工技术咨询服务。

带水作业,反压堵漏专利配方:
带水作业,反压堵漏。引自国外高科技防水堵漏技术,采用进口高分子防水材料,将配兑的混合浆液反压注浆,遇水膨胀速凝,该弹性材料用于隧道,地下室,人防,地铁,池槽,热力井室及军事坑道的沉降缝口长期抗渗防水堵漏。被堵漏施工过的裂缝口,以后再出现沉降或错位裂缝也同样不会漏水。

公司从事堵漏作业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拥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二十多名,公司将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实际施工中,收到了比较明显的堵漏效果,成熟的堵漏技术改善于新材料的运用,中外先进的堵漏技术的研究和引进,以及高科人员的配备和先进的高压注浆设备的投入。
公司对于各种隧道,水泥池,地下室,矿井,电缆沟(井),以及各种高压高温环境下的管道等设施的堵漏,我方都迎刃而解,能确保工程质量得到业主单位满意。
  
  • 当你的眼睛眯着笑
  • 发表于:2017/10/4 15:08:46
  • 来自:埃及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美文
来自手机版
(0)
(0)
  
  • 没资本就别装纯
  • 发表于:2017/10/4 15:08:46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哪里找的?
来自手机版
(0)
(0)
  
  • ?、花容月貌
  • 发表于:2017/10/4 15:11:50
  • 来自:荷兰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看重
来自手机版
(0)
(0)
  • ◆帅气范儿つ
  • 发表于:2017/10/4 15:11:50
  • 来自:美国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好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